风的探索史
风的力量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看似无形的自然力量,既是塑造地表环境的重要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自古以来,人类对风的探索从未停歇。早在气象观测技术尚未形成体系的古代,人类便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明简易器械来测量风:2000多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相风鸟”,便是人类最早的“风向标”;唐宋时期,出现了“风向旗”与“风铎”作为辅助测风工具。
18世纪,欧洲人发明了机械风杯式风速仪,通过风杯转动的圈数计算风速。步入现代,科学家在风杯式风速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发明了机械式风速风向传感器,能够将机械运动转换为电信号以测量风力参数,但其核心原理并未改变,因此固有的局限性仍旧存在。
1启动阈值高
因风杯轴承、风向标转轴等部件存在摩擦力,传感器需达到最低风速才能启动,无法有效测量低于此值的微风,难以满足农业温室通风等需要精密微风监测的场景需求。
2运维成本高
易损部件多、环境适应性差且维护频繁,需要人工进行高频次的现场清洁、校准和更换,运维成本高昂。
3使用寿命短
机械磨损不可避免,核心部件需长期转动或活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磨损间隙会逐渐扩大,风速测量精度逐渐下降,使用寿命远低于无机械部件的测风设备。
这些局限性导致机械式风速风向传感器仅能适用于常规(二维)气象监测,而在通量观测、风能高级评估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则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山东仁科推出了基于超声波原理的超声波三维风速风向变送器。这款专业的测风设备能够提供完整的三维风矢量信息,具备其他类型设备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变送器是怎样工作的?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在 “超声波传播速度受气流影响” 的物理特性之上,与常规的风杯或旋翼式风速仪相比,这种测量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测风系统没有任何机械转动部件,属于无惯性测量。
为实现三维空间的全面测量,设备采用三根支撑杆结构,可以有效减少风阻,使测试数据更精准;搭载六个超声波探头,这些探头按特定结构分布在三维平面内,分别对应 X、Y、Z 三个空间坐标轴方向,探头在三维平面内循环发送和接收超声波,通过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时差来测量风速和风向。在测量风速风向的同时,设备还能通过精确计算超声波传播时间直接得到声速值,并据此推导出声温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风电运维、环境监测等对数据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功能优势介绍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具有多参数同步采集、全方位无死角监测、使用寿命长、防护性强、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等优势,不仅大幅提高了监测可靠性,也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更为完整和科学的数据基础。
多参数同步采集
在气象研究、环境评估、工业生产等依赖大气参数分析的领域,数据维度完整性直接决定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能够同步监测三维空间内X轴、Y轴、Z轴方向的风速状况及水平、垂直风向,实现对气流运动的立体化感知。这种全维度的测量方式不仅完整覆盖空间中风场的分布特征,还可实时追踪气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气流,设备仍可快速响应并稳定输出数据,为风场研究、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需全面掌握气流状态的领域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除三维风速与风向外,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还能同步测量声速及声温的瞬时数值。其中,声速是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直接测量值,而声温则是根据声速与空气温度的物理关系推导出的重要参数。同步测量声速与声温拓展了设备的数据采集维度,从而构建出一套更为完整的大气参数测量体系。
无死角监测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可实现无死角的全方位测量。传统设备受制于机械惯性,有效测量范围有限,在复杂多变的气流中极易形成盲区;而三维超声波变送器凭借其多探头的三维布局与循环工作模式,能够覆盖整个三维空间,精准捕捉来自任何方向的气流信息,确保了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并且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不存在启动风速限制,即便处于零风速环境中也能稳定工作,精准捕捉到微风、静风等微弱气流状态下的大气参数,有效避免了传统机械设备因存在启动阈值而导致的低风速数据缺失问题。
凭借在启动风速和测量角度上的双重优势,设备显著增强了对复杂气流环境的适应性,为精准、可靠、连续的数据采集提供了关键保障。
使用寿命长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摒弃了移动部件,通过超声波探头的信号发送与接收完成测量。整个工作过程中无任何机械运转,从根本上避免了因摩擦、碰撞导致的部件损耗。这种无磨损的运行模式不仅使设备能够长期保持测量精度,还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因机械故障所需的维修成本,从而保障设备在长期连续工作中稳定运行,为不间断的数据采集提供可靠支持。
防护性强
风速监测设备通常长期暴露于户外,面临雨水冲刷、紫外线照射、腐蚀性气体侵蚀等多重挑战。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采用全金属外壳设计,具有优异的结构强度,能有效抵御外力冲击,防止因碰撞或挤压造成设备损坏,显著增强了其环境适应性,能够稳定应对各种复杂恶劣的使用场景;其次,金属外壳的表面经过特殊的防腐蚀处理,可抵抗雨水、湿气、盐雾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避免生锈与老化,从而确保设备在潮湿、沿海或工业污染等强腐蚀性环境中也能长期稳定运行。
操作简单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无移动部件,无需频繁拆解维护;同时,设备可长期保持测量精度,无需工作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到现场进行二次校准。这种 “免维护、免校准” 的特性,让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可实现长期自主运行,极大减少了人力投入与时间成本,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高海拔等不便频繁往返的监测场景。
安装方便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安装简单,部署门槛低,即便非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完成。安装时,只需将设备套在适配的立杆上,拧紧自带的螺栓将其固定,然后依据说明书完成接线即可。整个过程无需焊接、复杂调试或特殊工具,单人短时间内便可操作完毕。这种简便的安装方式显著降低了对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并减少了因安装失误引入测量误差的风险。
从汉代“相风鸟”的古朴观测,到机械风杯式风速仪的百年沿用,人类对风的感知在不断突破局限。如今,山东仁科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以无机械部件的设计,突破了传统设备启动阈值高、维护繁琐、精度衰减的局限。其三维立体测量、零风速响应、免维护运行等优势,为气象观测、风电运维、环境监测及工业安全等领域提供了更精准、可靠、高效的数据支撑,推动了风场监测技术向智能化、高精度和低成本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