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为什么要选择振动响应频率高达12000Hz的温振变送器?

       在工业生产的复杂环境中,设备稳定运行是保障生产连续性与安全性的核心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设备温度与振动状态的实时感知与精准判断。温度与振动变化作为设备早期潜在故障的重要信号,若未能被及时识别,可能逐步演变为影响生产运行的严重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振动监测设备在工业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振动监测设备普遍存在一项关键局限:其频率响应范围较窄,易受奈奎斯特频率限制与混叠效应干扰,从而导致测量数据失真,难以对机械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估。
 
奈奎斯特频率和混叠现象是什么
 
       奈奎斯特频率是采样频率的 1/2,决定了测量的频率上限。当现场存在超过奈奎斯特频率的高频谐波时,会发生混叠现象:这些高频信号会被错误地折叠到低频段,从而污染量程内的测量结果。
 
       例如,某传送带电机的主轴频率虽仅为100-200Hz,但这并不意味着频率范围为10-1600Hz的振动设备就能满足测量需求。因为电机运行中产生的机械共振和高频谐波可能引发混叠,使得高频成分被折叠到可采集的频段内,最终导致测量结果失准。
 
       因此,频率响应范围越宽,测量数据越准确。
 
举个例子——有理有据

 
       (广东湛江某钢生产线实测数据)
 
       该图由客户现场采集自电机运行工况。如图所示,电机主轴频率为60Hz,对应转速约为3600 r/min,属较低频段。虽然在100Hz以下频段可观察到一定幅值响应,但在1500Hz至6000Hz范围内幅值分布更为集中。
 
       若这时用户选择了常规响应频率为1600 Hz的振动监测设备,就会因高频谐波超过奈奎斯特频率导致超过的这部分高频成分折叠到低频中,从而产生错误频率成分(混叠效应),对振动监测设备的输出结果产生影响。目前市面上的振动监测设备最高能做到5000Hz的响应频率,从图中的反馈来说也远远不够。
 
宽频响应,破解振动监测局限
 
       针对当前振动监测设备普遍存在的频率响应范围有限等问题,山东仁科在深入实地调研和系统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对常规温振变送器进行了重大升级,推出了频率响应范围达10-12000Hz的温振变送器。
 
 
       温振变送器10-12000Hz的频率响应范围,能够有效覆盖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振动频率。无论是高速部件的高频振动,还是预示早期故障的特定频率信号,均可被全面捕捉,从而避免了因频率范围不足而导致的关键信号遗漏。此外,10-12000Hz的频率响应范围还有助于消除奈奎斯特频率下的混叠现象,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这为设备故障的早期发现与精准诊断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机械设备管理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警和预防性维护的转变,是保障生产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
 
适应高温环境,拓宽应用范围
 
       除了振动频率,温度同样是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关键因素。根据客户现场实测数据显示,机械设备在持续运行过程中表面温度可逐渐升高至较高水平(如图中设备表面温度已达58.4℃),此类高温工况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普遍。然而,普通振动监测设备往往耐温性能有限,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出现测量精度下降、数据采集中断、内部元件损坏甚至设备整体失效等严重问题。
 

 
(广东湛江某钢生产线实测数据)
 
       山东仁科温振变送器最高可适应80℃的高温环境(如有更高要求可支持定制),用于各类高低温工业场景,保障设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此外,它还能直接监测机械设备的表面温度,高温款电机表面温度测量范围-40℃—150℃。通过对温度的持续监测,用户可及时察觉异常波动,进而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有助于提前识别潜在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意外停产损失,为保障工业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为什么要监测机械设备的表面温度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摩擦、过载、润滑不良或内部故障等因素会产生热量,直接表现为设备表面温度异常升高。这使得表面温度成为反映设备运行状态最直观、最易获取的关键参数之一。例如,轴承缺油、不对中或负载异常等问题往往会率先引起温度变化,其敏感性有时甚至早于振动信号。因此,温度监测必不可少。
       
       除了频率响应范围与温度之外,面对振动监测设备存在的其他问题,如:测量精度差、测量维度单一、防护性低、数据传输难、安装繁琐等,我们也对其通通进行了改进!致力做到为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保障。
 
温振变送器——功能优势
 
准确测量
 
       工业现场的环境条件往往复杂多变,温度剧烈波动与电磁干扰等因素极易干扰变送器感知元件的正常工作。传统设备受此影响,测量数据常出现漂移或失真,最终导致错过故障预警的最佳时机。
 
       温振变送器的核心传感部件采用高性能MEMS芯片/高灵敏度振动敏感元件,具有出色的响应特性和运行稳定性,可精准捕捉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细微动态参数变化。
 
 
       MEMS芯片凭借其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复杂工业环境中有效抑制电磁噪声,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与准确,为后续的设备状态分析提供可靠依据。高灵敏度振动敏感元件则能有效感知微小幅值及特定频率的振动信号,即使在复杂工况下也能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这两类元件均能实现物理信号到标准电信号的高效、快速转换,从根本上避免了因传感器灵敏度不足而导致的数据误差。
 
       此外,该温振变送器拥有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出具的校准证书,全量程测量误差均控制在严苛标准之内,从而有效降低了因测量数据不准确导致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多维监测
 
       机械设备的振动是一种多维度的动态现象,不同方向的振动特征往往对应着不同类型的机械故障。因此,除了温度监测功能外,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单轴或三轴振动速度的测量,从而能更精准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全面提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若用户选择频谱型温振变送器,除上述监测要素外,还可以为用户同时提供速度和加速度的时域特征值(有效值、峰值、峭度系数)、位移的时域特征值(峰峰值)、频谱分析数据和故障诊断结果。
 
 
续航时间长
 
       温振变送器内置超大容量电池,最高可支持设备持续工作8年。用户无需频繁更换电池,不仅显著降低了维护频率和复杂度,也确保了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有效避免了因电量耗尽导致的数据缺失,为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防护性能强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温振变送器作为关键的监测设备,需长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运行。温振变送器除了可以耐高温之外,还采取了其它设计来加强防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温振变送器外壳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具备IP67防护等级,在面对工业现场的喷淋清洗、管道冷凝水渗漏等情况时,温振变送器依然能持续工作,避免因内部短路或腐蚀导致测量失真或设备故障。
 
 
       温振变送器防爆性能强,通过了专业检验中心权威认证,获得符合GB3836系列标准的本质安全型防爆证书(Ex ia IIC T4 Ga),该防爆认证表明设备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均不会产生足以引燃爆炸混合物的能量,为流程工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多重保护。
 
 
多种传输方式
 
       温振变送器支持LoRa、NB-IoT、RS-485及模拟量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这些多样化的通信模式能够将现场设备与管理平台无缝连接,为机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从而有效保障连续生产、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
 
 
综合环境云平台
 
       温振变送器可持续采集环境数据,并借助通信技术将监测信息传输至综合环境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实现对温振变送器的精准监测与远程管理,进一步放大了监测数据的价值。通过综合环境云平台用户可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对多设备的集中监控。云平台不仅能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还能存储历史数据并生成趋势报表;当温振变送器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时,平台可自动向用户发出警报,便于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安装简单
 
       温振变送器支持螺纹安装与磁吸安装两种模式,这两种安装方式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可灵活应对不同工业场景的复杂需求。
 
       ①螺纹安装方式:螺纹有M5×0.8×7、M8×1.25×10、M10×1.5×10等多种常规螺纹规格,安装时直接拧在机器对应位置即可。
 
 
       ②磁吸安装方式:磁吸款为 M5×0.8×7 螺纹款加磁座,安装时只需吸附于机器上即可。
 
 
       山东仁科温振变送器通过精准采集温度与振动数据,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避免非计划停机,大幅提升生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化工、冶金、发电等行业的关键设备监测,包括电机、风机、泵机、空压机等旋转机械。在煤矿井下防爆环境、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冶金高温高粉尘工况以及发电厂等重要领域,温振变送器都能提供可靠监测,为设备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警的运维模式转变,最终达到保障生产安全,助力工业智能化运维升级的目的。
Copyright © 2019 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1500304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