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病虫害监测设备怎么选择?一文帮你远离【选择困难症】!

       伴随着五月份雨季的到来,适宜的环境条件加速了害虫和病菌的繁殖发育周期,而此时也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如小麦灌浆、水稻分蘖等),若不及时干预,植株幼嫩组织将遭到害虫啃食、病菌侵染,造成作物减产。然而,人工监测或传统监测设备存在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很容易让人们错过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病虫害泛滥。
 
       由于农业领域涉及广泛,问题复杂多样,为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病虫害测报难题,山东仁科经过长期深入调研,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创新研发了多款智能病虫害监测设备,可大幅提升病虫害预警和防治效率。
 
       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病虫害设备,要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技术原理、场景适配、使用效果等维度为您详细解析,助您轻松实现科学植保!
 
 
虫情监测
 
       在自然界中,各类害虫展现出独特的生物特性——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间活动、有的趋光、有的对特定颜色敏感、有的难以抗拒信息素的诱惑、有的微小隐匿难察。
 
       针对这些差异,山东仁科科学匹配各类害虫习性,推出了多款虫情测报设备——虫情测报仪(R2/R3/R4/R6)、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R9)、色诱虫情测报仪(R10)、小麦蚜虫虫情测报仪(R11)、高空测报灯、杀虫灯及害虫远程监测站等,它们既有相同的优势,又有各自核心的特点。
 




 
虫情测报仪(R2/R3/R4/R6)
 
       虫情测报仪(R2/R3/R4/R6)采用光学诱虫(支持性诱即药物诱虫,用户可根据害虫种类自备药物诱剂),利用害虫对特定光源、波长的趋光性,采用特定的灯光诱集方式,吸引害虫飞向灯源,主要针对趋光性且习惯夜间活动的害虫,比较典型的有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黄杨卷野螟、臭椿皮蛾、金龟子、隐翅虫、棉铃虫等。设备同时配备虫体处理仓,通过远红外加热的方式(R6为高压电网杀虫)对诱捕到的害虫进行处理,致死率可达 98% 以上,且能保持虫体完整,以便为后续分析提供有效样本,可广泛用于农业实验基地、智慧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场景。
 
 
 
 
 
虫情测报仪功能介绍
 
       1- 内置高清摄像头,最高支持2000万像素虫情图片,可实时、自动对传送带上的虫体进行清晰拍照采集图像,通过多层补光+自动对焦技术,攻克了弱光环境下虫体图像模糊的难题。
 
 
       2- 结合AI图像优化算法,消除运动拖影,实现虫体高清还原;数据库上万害虫模型对比,可自动标注害虫种类并分类计数;解决了传统虫情监测依赖人工目视判别,存在夜间无法作业、微小虫体漏检、种类误判率高等痛点。
 
 
       3- 雨虫分离+光控技术,虫情测报仪通过专业导流结构+智能感应算法实现了雨虫分离,解决了传统虫情监测设备在雨季常因雨水混入诱虫仓,导致昆虫被冲散、设备内部积水,进而引发误触发计数、虫体腐烂霉变、传感器故障三大难题,同时,搭配光控技术,实现了夜晚自动开灯,雨天/白天自动关灯,且不受瞬间强光改变工作状态,更加环保节能。
 
 
       4- 交互技术,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端远程对虫情测报仪的引虫灯、杀虫仓、烘干仓、摄像头等核心部件进行精准操控:远程启闭诱虫灯以适配昼夜节律,调节烘干仓温度防止虫体霉变等,解决了传统虫情设备多依赖现场操作,在农田分布广、环境恶劣的场景下,设备调试难、响应滞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5- 传统虫情监测设备就算不同选型采用的常常也是单一固定尺寸屏幕,无法完美适配外界环境,容易出现在强光环境可视性差、复杂农田场景操作不便等问题。山东仁科虫情测报仪内置触摸屏,且有两种尺寸(7寸/10.1寸)供用户选择,支持多点触控与手势操作控制设备的开关及设置相关参数,较传统按键操控效率提升50%。
 
 
       6-内置定位功能,普通杀虫设备仅能杀虫无法定位,常因缺乏地理信息标注,无法准确定位设备故障地点,设备丢失也无从得知。山东仁科虫情设备支持定位功能,如遇到设备无故离线、设备故障可精准定位设备地点,及时查看故障/离线原因,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7- 太阳能供电技术,针对农田布线成本高、断电数据丢失、频繁换电维护等难题,虫情测报仪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实现了设备在无电网场景下的正常运行,无需柴油发电机,契合了高标准生态农田的建设要求;免除了电缆铺设费用,降低了农田部署成本。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R9)
 
       稻飞虱、叶蝉、绿盲蝽等毫米级害虫(体长1-5mm)具有体型微小、隐蔽性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且往往以群体爆发形式出现,易传播病毒(如稻飞虱传播水稻矮缩病毒),而传统监测设备存在漏检率高、误判率高、时效性差等痛点(例如,稻飞虱成虫在田间密度达100头/丛时才会显症,但此时已错过最佳防治窗口,可能造成水稻减产30%以上)。
 
       为解决以上问题,山东仁科推出了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R9),该系统能够高效诱集、智能识别并统计分析毫米级趋光性害虫(如稻飞虱、叶蝉科、绿盲蝽等),通过科学捕捉,真正实现“小虫不漏网,大虫不添乱”的精准植保目标的同时,还降低了害虫的抗药性风险,可广泛用于稻田、茶园及果园等害虫多为小虫体的场景。
 
 
设备独特优势
 
★ 定制化进虫口结构
 
       传统虫情设备因进虫口尺寸单一,常混入瓢虫、金龟子等大型昆虫,导致微小目标害虫被大型昆虫遮挡后AI识别不到、设备卡顿、数据统计失真等问题。
 
       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 采用特殊定制的进虫口过滤结构,结合蜂巢式几何结构,可实现毫米级害虫的精准捕获(仅允许体长≤5mm的害虫通过),且 结构材质为表面喷有防腐涂层钣金,可保障设备户外长期使用不生锈。
 
 
★ 空气动力学优化捕捉
 
       基于目标害虫趋光行为,工程师为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的 进虫口过滤结构入口处增设螺旋导流通道,利用气流涡旋加速微小昆虫吸入,而大型昆虫则因惯性脱离诱捕轨迹,捕获率从传统设备的65%提升至98%的同时,减少了大虫卡堵引发的设备故障。
 
 
色诱虫情测报仪(R10)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色彩的趋性,也称为“色觉”。这类害虫多在白天活动,不同害虫对色彩的趋性也有特定的选择和爱好,且不同性别和发育阶段均可有差异。
 
 
       山东仁科推出的 色诱虫情测报仪(R10),就是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原理,通过色板+粘虫胶的物理组合(设备中的色板,可以用黄色、蓝色、绿色等,因此还可以叫【黄蓝板虫情测报仪】),利用专一诱虫光谱定向诱捕目标害虫,实现了对目标害虫的精准监测,既减少农药使用,又避免生态破坏,有效解决了让用户头疼的问题,可广泛用于菜园、茶树、花卉种植基地等易被趋色性害虫“光临”的场景。
 
 
设备独特优势
 
★ 精准靶向
 
       传统色诱设备依赖通用色谱,难以应对不同害虫对光波敏感度的细微差异,色诱虫情测报仪可 精准匹配目标昆虫的视觉偏好,且拥有“特殊定制色板+诱芯(药物诱虫)”双重保障,保证了诱虫效率,采用纳米涂层技术调控色板表面反射率,增强特定波长光的散射强度。
 
 
★ 低成本,高效益
 
       色诱虫情测报仪相较于传统虫情监测设备,单块色板成本低,效果好,有效降低了传统农药防治成本,使用过程无化学残留,保障了农产品安全;通过 排除益虫敏感波段(如蜜蜂偏好的紫外光),减少了瓢虫、草蛉等天敌误杀率,符合绿色农业标准。
 
 
★ 自动换版,高效诱捕
 
       根据使用场景不同,用户可自由选择色板颜色,设备可根据色板上的沾虫情况,自动更换,交替悬挂,可同时诱捕多种害虫,尤其是应对茄子、辣椒等作物上的复合虫害,完美破解了“一色诱百虫”的粗放式治理困局;支持调节色板高度,搭配强力粘胶可有效防止害虫逃跑,保障诱捕效率。
 
 
小麦蚜虫虫情测报仪(R11)
 
       小麦蚜虫(主要为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等)是小麦种植中的主要刺吸式害虫,具有以下特点:
 
       ✔ 体型微小(1-2mm),普通设备难以捕捉,繁殖力极强,短期内可爆发成灾;
       ✔ 趋黄性显著,对黄色敏感,易被黄板诱集;
       ✔ 喜温暖干燥,春季气温回升时(15-25℃)活动频繁;
       ✔ 传播病毒,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降低作物光合作用。
 
       小麦蚜虫虫情测报仪(R11)是利用蚜虫趋黄的生物学特性设计而成,这种测报方式相比传统人工调查具有连续性、客观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可帮助麦农及科研人员降低多种小麦蚜虫的困扰。
 
 
设备独特优势
 
★ 360°动态诱捕
 
       小麦蚜虫虫情测报仪的色板 采用同轴旋转结构,可以使色板均匀暴露于各方位,克服传统单面诱捕的盲区问题,经过现场实测证明,相比固定结构,360°设计能够使单位时间捕获量增加120%,尤其适应蚜虫迁飞期的多向扩散特性。
 
 
★ 高度自适应调节
 
       设备支架支持高度调节,精准匹配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冠层结构,拔节期可以降低高度,使色板贴近基部蚜虫聚集区;抽穗期可以提升高度,以便色板覆盖穗部危害层,提升捕捉效率。
 
 
★ 三重诱捕,环环相扣
 
       设备通过生物学特性适配(信息素+趋色性+趋光性)——诱芯+色板+诱虫灯管(选配)的完美组合,实现了诱捕效率的飞跃,为小麦绿色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其中,诱虫灯管与蚜虫趋光响应峰值吻合,同时提升了夜间诱捕效率。
 
 
高空测报灯
 
       高空迁飞性害虫(如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黏虫等)具有远距离迁移、暴食性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通常在300-1000米高空迁移不受普通虫情设备影响。例如,草地贪夜蛾成虫30小时可飞行近1000公里,且单只雌蛾可产卵1500粒,一旦入侵农田,短期内即可造成作物绝收。
 
       山东仁科高空测报灯的功能与虫情测报仪基本一致,它的独特优势在于:
 
 
★ 强光源覆盖
 
       高空测报灯采用强光源(如金属卤素灯)光源投射高度最高可达1200米,可有效吸引高空迁飞害虫,完美解决了普通虫情灯其难以覆盖其迁飞路径,仅能捕捉低空活动的害虫,导致预警滞后,防控被动的困难。
 
 
★ 特殊诱捕机制
 
       高空测报灯采用特殊诱捕机制,采用多项组合技术,可迫使迁飞害虫撞击后坠入处理仓,相较于普通虫情设备“趋光-跌落”,害虫被光源吸引后自行飞入设备的方式,对迁飞中持续振翅的害虫具有更高的捕获效率。
 


 
       高空测报灯既可以用于农业:监测草地贪夜蛾等迁飞害虫,保障粮食安全;也可以用于林业与园艺:防控林木、茶园、果园虫害,减少经济损失;还可以用于生态研究:采集虫害标本,支持迁飞性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杀虫灯 
 
       针对无需测报功能的日常使用场景,山东仁科推出了杀虫灯设备,其采用广谱(波长 320nm-680nm 多光谱诱虫光源)诱虫方式,拥有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的 频振式杀虫灯 和利用风机转动产生负压气流将虫子吸入到收集器中,使之风干、脱水,达到杀虫目的的 风吸式杀虫灯,客户可按需选择。
 

 
设备独特优势
 
★ 体积小巧,可大范围铺设
 
       经济实惠,可大范围铺设(隔几米/几十米安装一个),不仅可以用于农业、林业还可以用于鱼塘养殖、仓库存储、日常庭院捕虫等害虫种类多场景,防止害虫泛滥或传播疾病,保护人们经济财产安全。
 
 
害虫远程监测站
 
       若用户既想快速有效的杀虫,还想了解杀虫数量,便可选择害虫远程监测站。害虫远程监测站采用药物诱虫的方式,能够对害虫进行定向诱集,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实时报传、计数统计,可用于农业、林业、鱼塘养殖、仓库存储等害虫种类多的场景。
 
 
设备独特优势
 
★ 圆形高压电网+大功率风扇
 
       害虫远程监测站采用圆形高压电网对虫体进行击杀,高压电网固定方式为上端单独固定,下端悬空,保证击杀的虫体不会在丝网下面堆积,且内置大功率风扇,可防止电击晕的害虫逃逸。
 
 
★ 特有计数装置
 
       害虫远程监测站采用计数装置,可保证进入的害虫都能够被检测到,虫体检测准确率>95%。
 
 
病害监测
 
       在农业生产中,除了虫害之外,病害也是威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物病害犹如"隐形杀手",往往在悄无声息中造成巨大损失。传统依赖人工观察的病害监测方式,犹如"大海捞针",难以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预警,常常错失最佳防治时机。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山东仁科推出了 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和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将病害防控窗口期提前7-10天,让种植者真正掌握病害防控的主动权。
 
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采用高精度空气动力采集技术,可捕获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内置智能显微成像系统,能够更直观清晰的拍摄清楚微小目标体,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实现全天候的采集分析,既可以和虫情测报仪搭配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于智慧农业、种植实验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日常的茶园、果园、林业、药材、景区、城镇绿化、检疫等领域。
 
 
设备独特优势
 
★特殊气流循环技术
 
       传统孢子捕捉设备因气流设计粗放,常出现 “小孢子逃逸、大孢子堆积” 的问题,导致采样重复率高达30%以上,数据可信度低。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采用特殊气流循环技术,降低采样重复率,确保5~100μm孢子高效捕获,采集效率提升40%。
 
 
★ 载玻带设计
 
       传统孢子捕捉设备因载玻带粘性衰减快、易污染,需每周更换并人工镜检,具有运维成本高、数据断档、人力负担重等缺点。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内置载玻带,设备可自动旋转至新区域,避免重复采样,能够连续使用365天,实现全年孢子动态的可视化追溯。
 
 
★ 高倍显微成像
 
       传统孢子检测设备因传感器分辨率通常≤200万像素,难以捕捉微小孢子形态细节,导致纹理模糊、特征缺失等。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配备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可清晰拍摄500万/800万/1200万/2000万像素孢子形态(如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兰花炭疽菌分生孢子)图片,实现对病菌孢子的统计与分析,完成从普查到精鉴的全场景覆盖。
 
 
★ 交互技术
 
       ① 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内置 10.1 寸高清大屏,安卓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支持本地查看拍摄照片、配置设备参数、控制设备等。
 
 
       ② 采用云服务器技术,用户可在云平台,实现对病菌孢子图片的人工统计与孢子种类AI自动分析,实时人工远程查看确认,缩短了预测预报周期。
 
 
★ 内置GPS定位功能
 
       传统孢子监测设备因缺乏地理信息标注,常导致 “数据与位置脱节”,无法精准追溯病害源头,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内置GPS定位功能,远程监控设备状态(如济南园区4号监测点异常离线),快速导航至故障点位,提升运维响应效率。
 
 
       同时,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我们还设计了体积小巧、便于移动的便携式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和适合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捕捉孢子的固定式孢子捕捉仪。
 
 
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扰,尤其是如今的环境特点,正值小麦赤霉病的高发时期,小麦一旦感染这病害,不仅会降低产量,还会导致田间病原菌残留量增加,为次年侵染提供基础,而且侵染的麦粒会产生毒素,威胁人畜健康。
 
       为了更好帮助用户预警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率,根据病害的发生前提条件,山东仁科研发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小麦赤霉病监测仪和农业四情测报平台共同组成,系统结合病害预测模型算法,可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对小麦赤霉病发病趋势的精准监测与预警。
 
 
       农业四情测报平台 是山东仁科回馈用户的免费综合管理平台,其中 病害监测板块包括【监测目标】【病害预警】【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四个子版块,真正实现病虫害防控的智能化、协同化、高效化,为现代农业植保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自定义设置监测目标,填写小麦品种(春性、半冬性、冬性)、生长周期(抽穗日期)及监测周期等,平台会根据内置算法自动生成生成《病害监测预警详情表》,内容包括气象数据、预测值和预警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不发生/轻发生(一级)/偏轻发生(二级)/中等发生(三级)/偏重发生(四级)/大发生(五级))等,一旦预警等级超过上限,会通过数据变红、短信、语音、邮件的形式在指定时间向用户进行预警,确保用户获取最新预警信息。
 






 
       用户也可以在手机端和电脑端查看实时数据,以表格/折线的形式查看和导出历史数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或扩散,保障作物安全。除此之外,平台还拥有数据共享、大屏可视化等通用功能,全面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监测与管理需求。
 





 
       最后,除了介绍过的病虫害监测设备,山东仁科也正在针对其他粮食作物(小麦、马铃薯、玉米、水稻、柑橘)的病害问题(条锈病、白粉病、大斑病、黑穗病、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晚疫病、褐斑病)研发相应产品,力求将传统“经验驱动”的农业粗放管理,升级为“数据驱动”的精准农艺,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买设备,找山东仁科
 
       山东仁科作为环境监控终端制造商,结合了多年行业经验,针对农业生产痛点,推出的病虫害监测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政府示范、养殖、种植园区、家庭农场等场景,在新疆、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北、北京、上海、河南、四川、安徽、广东、海南、福建等地都有成功搭建的系统,中标并开展多个试点项目。国家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河南等五省推行的“北斗+智慧农业”试点项目,依靠我公司的智慧农业设备,预计提升粮食产量5%以上。
 
 
       在山东巨野,110万亩高标准农田中也随处可见我公司的病虫害监测设备,为粮农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运用了我公司田间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系统随时了解农田的生长情况,实现精准种植、科学管理。
 
 
 
Copyright © 2019 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15003045号-18